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为什么要进行脑脊液检查

2025.08.11 14:18

脑脊液检查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协助诊断感染性或炎症性疾病、监测颅内压力变化、鉴别出血性或肿瘤性病变、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具体分析如下:

1.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脑脊液是包围脑和脊髓的重要液体,其成分变化可直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健康状况。通过检查脑脊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指标,能够判断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代谢或功能障碍。例如蛋白质升高可能提示神经组织损伤,葡萄糖降低可能与某些特殊病变相关。

2.协助诊断感染性或炎症性疾病:脑脊液检查对识别脑膜炎、脑炎等感染性疾病至关重要。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会导致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糖含量下降或病原体阳性。炎症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也可能通过脑脊液中的特定抗体或蛋白标志物进行辅助诊断。

3.监测颅内压力变化:脑脊液压力测定是评估颅内压的重要手段。压力异常增高可能提示脑水肿、脑积水或占位性病变,而压力过低可能与脑脊液漏或脱水相关。动态监测压力变化有助于及时调整临床干预措施。

4.鉴别出血性或肿瘤性病变:脑脊液外观和生化分析可帮助区分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肿瘤转移。血性脑脊液常见于出血性病变,而肿瘤细胞或特定标志物的检出有助于明确肿瘤性质。某些情况下,脑脊液检查比影像学更早发现微小病变。

5.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脑脊液检查结果直接影响药物选择和治疗进程。例如根据病原体类型选用抗生素,或通过脑脊液药物浓度监测调整剂量。对于某些免疫性疾病,脑脊液指标可作为疗效评估依据。

检查前需确认无禁忌症如严重颅内高压或凝血异常,操作中严格无菌避免感染,术后平卧防止低压头痛,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动态监测时注意对比前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