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怎么正确的清洗鼻腔

2025.06.30 16:16

正确清洗鼻腔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选择专用洗鼻器操作、保持水温接近体温、清洗时用口呼吸、清洗后轻柔擦拭鼻部。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生理盐水浓度与人体体液相近,能有效清洁鼻腔而不刺激黏膜。配置时需使用纯净水与无碘盐按比例混合,浓度控制在0.9%左右。冲洗时头部稍倾斜,使盐水从一侧鼻腔流入另一侧流出。这种方法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适合日常护理。操作时避免用力过猛,防止液体进入咽鼓管。

2.选择专用洗鼻器操作:市售洗鼻器分为挤压式和壶式两种,结构设计符合鼻腔生理弯曲。使用前需彻底清洁器具,避免二次污染。注水时保持稳定流速,避免水流过急损伤鼻黏膜。器具使用后需晾干存放,定期更换防止细菌滋生。特殊材质洗鼻器需注意消毒方式,部分不耐高温材质可用沸水烫洗。

3.保持水温接近体温:冲洗液温度应维持在32-37℃之间,过冷会引发鼻黏膜痉挛,过热可能造成烫伤。冬季可将盐水袋置于温水中预热,夏季避免直接使用冷藏液体。温度适宜能促进鼻腔纤毛运动,增强清洁效果。测试水温时可滴于手腕内侧皮肤,感觉微温不烫即为合适。

4.清洗时用口呼吸:冲洗过程中需全程保持张口呼吸,避免鼻腔屏气导致液体逆流。呼吸节奏要平稳均匀,不可突然吸气防止呛咳。嘴唇放松微张,舌尖轻抵上颚有助于保持气道通畅。初次操作者可在镜子前练习,观察呼吸时胸腹起伏是否自然。

5.清洗后轻柔擦拭鼻部:使用干净棉质毛巾按压吸干水分,不可用力擤鼻涕。残留液体可轻轻低头自然流出,过度擤鼻易引发中耳炎。鼻翼周围皮肤可涂抹凡士林防止皲裂。半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低头动作,让鼻腔黏膜充分恢复。

鼻腔冲洗不宜在鼻出血或急性中耳炎发作期进行。严重鼻中隔偏曲者需咨询医师后操作。自行配置盐水需严格消毒容器,现配现用不超过24小时。出现眩晕或耳闷需立即停止并就医检查。冲洗频率每日1-2次为宜,过度清洁可能破坏黏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