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防止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2025.08.11 14:18

预防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需注意避免头部外伤、控制高血压、限制抗凝药物使用、定期监测颅内压、及时处理头部轻微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头部外伤:日常生活中需加强防护,尤其老年人应减少跌倒风险。居家环境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楼梯加装扶手,外出时选择防滑鞋。运动时佩戴头盔等护具,避免剧烈碰撞。驾驶车辆务必系好安全带,儿童乘车使用安全座椅。

2.控制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能增加血管脆性,诱发慢性出血。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限制高脂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稳定血压。

3.限制抗凝药物使用:抗凝药物可能加剧出血风险,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定期检查凝血功能,观察有无皮下瘀斑、鼻出血等异常。必要时与医生沟通替代治疗方案。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的药物。

4.定期监测颅内压: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或既往有脑部疾病者,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出现持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用力排便或剧烈咳嗽导致颅内压骤升。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促进静脉回流。

5.及时处理头部轻微症状:头部轻微撞击后即使无不适,也应密切观察48小时。若出现头晕、嗜睡、单侧肢体无力等表现,立即就医排查。避免拖延导致血肿扩大,延误治疗时机。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预防需综合多方面措施,尤其关注高风险人群的日常管理。任何异常症状都应引起重视,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医疗操作需严格规范,减少医源性损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