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乙型肝炎

2025.09.18 16:35

乙型肝炎的诊断需要通过医学检查确认,包括血液检测和临床症状评估。仅凭症状无法确诊,必须依赖专业医疗机构的检测结果。

乙型肝炎的检测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和肝功能评估。血液检测可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抗-HBc和表面抗体抗-HBs,这些指标帮助判断是否感染或具有免疫力。肝功能检查如转氨酶ALT、AST和胆红素水平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部分感染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携带病毒可能导致肝硬化或肝癌。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黄疸、腹痛等,但这些表现也可能与其他疾病重叠,因此不能仅凭症状判断。

就医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避免自行解读检测结果。疫苗接种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未接种者应尽早接种。日常生活中避免共用针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确保医疗操作如纹身、针灸等符合无菌标准。若检测结果呈阳性,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必要时接受抗病毒治疗。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感染者应严格戒酒。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护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