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得了肌筋膜炎怎么治疗

2025.09.15 22:25

得了肌筋膜炎可通过物理治疗缓解疼痛、药物治疗控制炎症、局部注射减轻症状、中医调理促进恢复、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复发。具体分析如下:

1.物理治疗缓解疼痛:热敷或冷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超短波或红外线等理疗方式能渗透深层组织,缓解炎症反应。适度按摩可松解粘连筋膜,但需避免暴力手法加重损伤。急性期以冷敷为主,慢性期更适合热疗。坚持治疗2-4周效果显著。

2.药物治疗控制炎症:非甾体抗炎药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快速缓解疼痛和肿胀。肌肉松弛剂适用于伴随痉挛的情况,可联合使用。外用药膏通过皮肤吸收直接作用于患处,减少口服药副作用。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效镇痛药,但需严格遵医嘱。

3.局部注射减轻症状:在压痛点注射利多卡因和糖皮质激素混合液,能阻断疼痛传导并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注射后需保持局部清洁,24小时内避免沾水。每月不超过2次,全年总量需控制以防肌腱变性。精准定位注射点可提高疗效。

4.中医调理促进恢复:针灸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气血,常用阿是穴配合足三里等远端取穴。拔罐可排出湿邪,改善筋膜粘连。中药熏蒸利用桂枝、红花等药材温通经脉。推拿采用滚法、揉捏法等松解筋膜,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5.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复发:纠正长期伏案或不良姿势,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避免受凉。适度进行游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肌肉耐力。饮食补充维生素E和蛋白质,促进筋膜修复。

治疗期间需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焦虑情绪加重肌肉紧张。症状持续未缓解或出现肢体麻木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变。严格遵循阶梯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频繁更换疗法。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记录疼痛变化规律以便复诊时准确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