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掏耳朵耳朵疼怎么办

2025.06.30 16:16

掏耳朵耳朵疼应立即停止掏挖动作避免损伤加重、用干净棉球轻压耳道口吸收分泌物、避免进水或使用滴耳液防止感染、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检查、不要自行使用尖锐物品清理以免刺伤鼓膜。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掏挖动作避免损伤加重:掏耳朵时感到疼痛可能是外耳道皮肤或鼓膜受到刺激或损伤。继续掏挖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出血甚至感染。此时应立刻停止任何掏耳行为,减少对耳道的物理刺激,防止损伤范围扩大。若存在出血或明显外伤,需保持耳道干燥并观察后续情况。

2.用干净棉球轻压耳道口吸收分泌物:外耳道轻微损伤后可能出现少量渗液或分泌物。使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耳道外部可帮助吸收液体,避免堵塞或刺激。注意不要将棉球塞入耳道深处,以免推入异物或加重损伤。若分泌物呈脓性、带血或持续增多,可能存在感染需进一步处理。

3.避免进水或使用滴耳液防止感染:疼痛期间耳道皮肤屏障功能可能受损,接触水或异物易引发感染。洗澡时可暂时用防水耳塞保护,避免游泳或潜水。未经医生指导不要随意使用滴耳液,部分成分可能刺激伤口或掩盖病情。保持耳道干燥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

4.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检查:轻微疼痛通常短期内缓解,若超过24小时未减轻或伴随听力下降、耳鸣、发热等症状,可能存在严重损伤或中耳炎等问题。需由专业医生通过耳镜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必要时开具抗生素或进行局部清创处理。延误就医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5.不要自行使用尖锐物品清理以免刺伤鼓膜:发卡、牙签等硬物容易划伤外耳道甚至刺穿鼓膜,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伤。耳垢通常可自行排出,过度清理反而增加风险。若耳垢堵塞严重,建议由医生使用专业工具取出,避免操作不当引发并发症。

掏耳朵后疼痛可能与工具使用不当或原有耳部疾病有关。日常避免频繁掏耳,耳垢具有保护作用无需过度清洁。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操作,动作轻柔勿深入耳道。儿童或老年人耳道较脆弱,更需谨慎。出现眩晕、剧烈疼痛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不可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