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药中的桂枝是什么样子的

2025.07.09 08:32

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及细小皮孔,质地硬而脆,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作为中药,桂枝具有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等症,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核心药材。

桂枝的药用部位为春季采收的嫩枝,经晒干或阴干后切片入药。其横切面可见明显的同心环纹,为年轮结构,皮部较薄,木部占比较大。表面常残留灰白色的栓皮,纵向沟纹中偶见白色结晶桂枝挥发油析出物。现代桂枝含桂皮醛、桂皮酸等挥发油成分,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抗炎镇痛等作用。配伍时常与白芍、甘草同用以调和营卫,与茯苓、白术搭配可温阳利水。

使用桂枝需注意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用。过量服用可能引起口干舌燥、心悸等不良反应。贮藏时应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临床用量一般为3-9克,煎煮时不宜久煎以免挥发油散失。部分人群对桂枝过敏,初次使用建议小剂量试探。与西药抗凝剂联用可能增强出血风险,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药材以枝条细嫩、香气浓郁者为佳,霉变或虫蛀品不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