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猩红热多发于什么季节

2025.08.27 08:31

猩红热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干燥时期、气温变化较大时段、儿童聚集场所高发期、北方地区更常见。具体分析如下:

1.冬春季节:猩红热在冬季和春季发病率较高,这与呼吸道疾病传播规律相符。寒冷天气下人群室内活动增加,空气流通差,飞沫传播风险上升。链球菌在低温环境中存活时间延长,易通过密切接触扩散。

2.寒冷干燥时期:干燥空气导致人体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下降,病原体更易侵入。冬季湿度较低,带菌飞沫在空气中悬浮时间延长,增加了感染概率。此类气候条件下,猩红热病例呈现集中趋势。

3.气温变化较大时段:季节交替时温差显著,人体免疫调节易出现波动。忽冷忽热的环境可能削弱咽喉部屏障功能,链球菌趁机繁殖并释放毒素,引发典型临床症状如皮疹、草莓舌等。

4.儿童聚集场所高发期: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免疫力尚未完善,集体生活加速病原传播。托幼机构或学校在开学后易暴发流行,潜伏期短且传染性强,需警惕发热伴皮疹的聚集性病例。

5.北方地区更常见:北方冬季漫长且室内采暖时间长,通风不足加剧传播。气候干燥与人口密集双重因素叠加,导致发病率高于南方。部分区域可能出现周期性流行,需加强监测。

猩红热患者需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密切接触者应观察一周。急性期卧床休息,补充水分以促进毒素排泄。皮疹瘙痒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恢复期注意心肾功能监测,警惕风湿热或肾炎等并发症。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可有效缩短病程,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