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外伤疼痛怎么护理

2025.01.10 16:38

外伤疼痛的护理包括及时清洗伤口、适当冷敷以减轻肿胀、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以防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清洗伤口:外伤后,第一步是清洗伤口,以去除污垢和细菌。可以用清水冲洗伤口,必要时使用温和的肥皂。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涂抹在伤口上,以免刺激伤口。清洗后,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拍干伤口,准备后续的消毒和包扎。

2.适当冷敷以减轻肿胀:外伤后,局部可能会出现肿胀和疼痛。可以用冰袋或冷敷包敷在伤口周围,每次15-20分钟,每小时一次。冷敷可以有效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向受伤部位,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将冰块直接放在皮肤上,以免造成冻伤。

3.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如果外伤造成明显的疼痛,可以考虑使用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止痛药可以帮助减轻疼痛,使患者更容易进行日常活动和恢复。

4.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在伤口愈合期间,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非常重要。避免让伤口接触水,尤其是在洗澡时,可以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保持伤口干燥有助于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5.定期更换敷料以防感染:对于有敷料的伤口,定期更换敷料是必要的。一般建议每隔一天或伤口渗出液体时及时更换。更换时要先洗手,然后轻柔地去掉旧敷料,清洗伤口后再用新的敷料包扎。定期检查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必要时及时就医。

在护理外伤疼痛时,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用手直接触摸伤口,确保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都是干净的。若伤口出现异常情况,如持续出血、红肿加重或发热,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适时调整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