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走路脚后跟疼如何缓解

2025.09.15 22:26

走路脚后跟疼可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选择软底鞋减少足部压力、适度拉伸跟腱缓解紧张、控制体重降低足部负荷、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局部劳损。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热敷能扩张血管,加快脚后跟部位的血液流动,有助于缓解炎症和疼痛。每日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疼痛部位15-20分钟,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坚持数日可改善局部代谢,减轻不适感。

2.选择软底鞋减少足部压力:硬底鞋会增加脚跟冲击力,加重疼痛。建议穿鞋底柔软、有一定弹性的鞋子,或在鞋内加垫缓冲鞋垫。避免穿高跟鞋或薄底鞋,以减少行走时对脚跟的反复刺激。

3.适度拉伸跟腱缓解紧张:跟腱紧张可能牵拉脚跟骨膜,引发疼痛。可进行小腿后侧拉伸,如面对墙壁站立,疼痛侧腿后伸,前腿屈膝,保持后脚跟贴地15-30秒。每日重复数次,帮助放松跟腱。

4.控制体重降低足部负荷:体重过大会增加脚跟承重负担,加速局部劳损。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能有效减少行走时对足跟的压迫,缓解疼痛。

5.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局部劳损:过度使用足跟会导致慢性损伤。建议每隔1小时坐下休息,或交替进行坐、站活动。必要时使用拐杖分担部分体重,给足跟恢复时间。

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红肿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变。日常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受凉刺激加重症状。调整运动强度,避免突然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