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桂枝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桂枝是中药学中的一味常用药材,指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具有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等功效。在中医理论中,桂枝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关节痹痛、痰饮水肿等病症,是张仲景《伤寒论》中麻黄汤、桂枝汤等经典方剂的核心成分。

桂枝的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既能发散表邪,又能温通里寒。现代桂枝含有挥发油、桂皮醛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桂枝常与白芍、生姜等配伍,调和营卫;与附子同用可增强温阳效果;与茯苓、白术搭配则能利水消肿。桂枝性温,阴虚火旺或实热证者慎用,孕妇及出血倾向患者也需避免过量服用。

使用桂枝时需辨证准确,避免误治。例如,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者不宜单独使用桂枝,否则可能加重热象。煎煮时宜后下,以保留挥发油成分。部分人群可能对桂枝过敏,初次服用应观察反应。桂枝与某些西药如抗凝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联合用药需谨慎。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