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胆囊结石是什么原因

2025.03.05 16:30

胆囊结石是由于胆汁成分异常或胆囊功能异常导致的固体物质在胆囊内形成的硬块。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用于帮助消化脂肪。当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或钙盐等成分比例失衡时,这些物质可能结晶并逐渐形成结石。胆囊结石的大小和数量因人而异,可能从沙粒大小到几厘米不等。

胆囊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饮食结构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使其更容易结晶。其次,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也会增加胆囊结石的风险,因为这些状态通常伴随胆固醇代谢异常。胆囊排空功能减弱或胆汁淤积也可能导致结石形成。例如,长期禁食或快速减肥会减少胆囊收缩频率,使胆汁滞留时间延长,增加结石形成的可能性。遗传因素也不可忽视,某些家族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基因相关。女性、年龄增长、多次妊娠以及某些药物如避孕药也被认为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预防和管理胆囊结石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以促进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规律的运动也有助于降低结石风险。对于已经确诊胆囊结石的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脂肪食物,以免引发胆囊炎或胆绞痛。如果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或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结石的大小和症状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或其他治疗。定期体检和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胆囊结石,从而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