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骶部肌筋膜炎的治疗手段

2025.07.23 08:36

腰骶部肌筋膜炎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中医针灸推拿、局部封闭治疗、功能锻炼。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是缓解疼痛和炎症的常用手段,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症状。肌肉松弛剂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外用药膏或贴剂直接作用于患处,减少口服药物的副作用。严重疼痛时可短期使用镇痛药,但需避免长期依赖。药物需在指导下使用,防止胃肠道或肝肾损伤。

2.物理疗法: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超短波或超声波治疗利用物理能量深入组织,减轻炎症和粘连。牵引疗法适用于伴随腰椎问题的患者,减轻神经压迫。低频电刺激可放松肌肉并改善代谢。物理疗法需坚持疗程,避免过度治疗导致皮肤或组织损伤。

3.中医针灸推拿: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缓解局部炎症和疼痛。推拿手法松解粘连的筋膜,改善肌肉弹性。拔罐或刮痧可促进淤血消散,但需避免皮肤破损。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方案,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酸胀感,属正常反应。

4.局部封闭治疗:将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混合注射至疼痛点,快速消炎镇痛。适用于顽固性疼痛或急性发作期。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或组织损伤。封闭治疗不宜频繁使用,防止肌腱或韧带弱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期局部肿胀或色素沉着。

5.功能锻炼:针对性拉伸增强腰骶部肌肉柔韧性,减少筋膜张力。核心肌群训练提高腰椎稳定性,预防复发。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动作加重损伤。水中运动减轻关节负荷,适合急性期后康复。长期坚持锻炼可显著降低复发概率。

治疗期间需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久坐或负重劳动。饮食宜清淡,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疼痛加剧或伴随下肢麻木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脊柱病变。治疗期间戒烟限酒,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药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