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肺结核是如何被传染

2025.08.27 08:30

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消化道传播、尘埃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原体随飞沫排出,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飞沫在空气中短暂悬浮,近距离接触风险较高。飞沫核直径较小,可深入呼吸道,增加感染概率。通风不良环境更易传播。佩戴口罩可有效降低风险。

2.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痰液或分泌物可能导致感染。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存在间接传播风险。皮肤破损时接触病原体更易侵入。患者痰液干燥后,病原体可能附着于物体表面。保持手部卫生和消毒是关键预防措施。

3.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可能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分娩时胎儿吸入羊水或分泌物可能感染。母乳喂养传播风险较低但存在可能。孕期筛查和及时治疗可减少传播。新生儿接种疫苗是重要预防手段。

4.消化道传播:饮用未经消毒的含菌牛奶或食物可能感染。消化道黏膜破损时更易发生。病原体通过肠道进入淋巴系统。消化道感染较少见但不可忽视。确保食物卫生和牛奶巴氏消毒至关重要。

5.尘埃传播:患者痰液干燥后与尘埃混合,飞扬时被吸入致病。尘埃中的病原体可存活较长时间。清扫或风吹时传播风险增加。潮湿环境减少尘埃飞扬。定期湿式清洁可降低传播概率。

肺结核具有较强传染性,但通过规范治疗可大幅降低传播风险。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环境通风,注重个人卫生,接种疫苗,定期筛查是有效防护方式。早期发现和隔离治疗对控制传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