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手掌骨折怎么办

2025.09.15 22:25

手掌骨折后需及时就医固定患处、避免自行复位或移动受伤部位、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调整饮食促进骨骼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固定患处:手掌骨折后应尽快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评估损伤程度并采取固定措施。常用固定方式包括石膏托、夹板或支具,确保骨折部位保持稳定,避免移位加重损伤。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具体根据骨折类型和愈合情况调整。固定期间需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若出现麻木、肿胀加剧需及时复诊。

2.避免自行复位或移动受伤部位:骨折后局部可能出现畸形或肿胀,但不可尝试自行掰正或频繁活动。不当操作可能导致骨折端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甚至造成二次伤害。搬运或转移时应托扶患肢近端和远端,减少骨折断端摩擦。疼痛明显时可短暂冰敷缓解,但不可热敷或按摩。

3.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拆除固定装置后需逐步恢复手部功能。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轻柔屈伸手指关节,防止肌腱粘连。后期增加抓握、对指等主动训练,配合超声波或电刺激促进血液循环。训练强度以不引发剧烈疼痛为限,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

4.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骨折后1周、4周、8周需拍摄X线片,确认对位是否良好及骨痂形成进度。若出现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可能需要调整固定方式或手术干预。儿童患者复查间隔可缩短,因其骨骼生长较快但稳定性较差。

5.调整饮食促进骨骼修复: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提升钙吸收率。适量摄入胶原蛋白含量高的猪蹄、牛筋等,有助于骨基质形成。避免高盐饮食及过量咖啡因,防止钙质流失。

手掌骨折后需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夜间睡眠时用枕头垫高。固定期间禁止沾水或负重,洗澡时可用防水套保护。出现发热、固定装置松动或皮肤破损需立即就医。康复阶段避免剧烈运动或提拉重物,防止再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