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红斑狼疮低蛋白怎么办

2024.11.25 13:09

红斑狼疮患者出现低蛋白情况可通过饮食补充、输注白蛋白、治疗原发病、使用药物减少蛋白丢失、定期复查来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补充:红斑狼疮患者低蛋白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蛋白质。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豆类等。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人体较易吸收利用,有助于提高体内蛋白水平。但要注意适量摄入,避免加重肾脏等器官负担,尤其是狼疮累及肾脏时,过量蛋白摄入可能加重肾脏滤过负担。

2.输注白蛋白:当患者低蛋白血症较为严重,出现水肿、腹水等症状时,可考虑输注白蛋白。这是一种快速提升体内蛋白水平的方法。但输注白蛋白可能存在过敏等风险,同时也只是一种暂时改善症状的手段,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来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在输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3.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红斑狼疮这个原发病是改善低蛋白血症的根本措施。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红斑狼疮的病情活动。随着病情的稳定,身体的炎症反应减轻,蛋白的消耗会减少,肝脏合成蛋白的功能也会逐渐恢复正常,从而有助于提高体内的蛋白水平。

4.使用药物减少蛋白丢失:对于一些因红斑狼疮累及肾脏而出现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的患者,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减少蛋白的丢失。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可以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但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监测血压、肾功能等指标,因为可能会出现低血压、血钾升高等不良反应。

5.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对于红斑狼疮低蛋白患者非常重要。通过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水平、尿常规等项目,可以及时了解体内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病情的进展情况。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剂量、改变饮食计划等,以确保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避免因治疗过度或不足带来的不良影响。

红斑狼疮患者在改善低蛋白状况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改变治疗方案。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休息、适当的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整体机能,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