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基底动脉瘤是指什么

2025.09.25 16:46

基底动脉瘤是指发生在基底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膨出,属于颅内动脉瘤的一种类型。基底动脉位于脑干前方,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重要血管,一旦发生动脉瘤,可能对周围神经组织造成压迫或引发破裂出血,威胁生命健康。

基底动脉瘤的形成通常与血管壁结构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血管壁中层薄弱或先天发育缺陷可能导致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瘤样结构。随着时间推移,血流冲击可能使瘤体逐渐增大,增加破裂风险。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复视或面部麻木,若瘤体压迫脑干,可能引发吞咽困难、步态不稳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诊断主要依靠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瘤体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基底动脉瘤一旦确诊需密切监测,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导致血压骤升。未破裂的小动脉瘤可定期随访,配合控制血压、血脂等保守治疗;若瘤体较大或存在破裂迹象,需考虑血管内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手术。术后需警惕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康复期应遵循医嘱进行神经功能训练。日常生活中需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