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新生儿为何会得蛛网膜下腔出血

2025.08.15 17:14

新生儿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主要与出生过程中的机械性损伤、血管发育不成熟以及某些疾病状态有关。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婴儿身上,因其血管壁较薄,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破裂。

在分娩过程中,特别是经历了长时间的产程或使用了助产器具如产钳或真空吸引器,新生儿的头部可能受到较大压力,导致脑部血管破裂,从而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早产儿的血管尚未完全发育,脆弱的血管更容易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短时间内发生破裂。某些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或感染,也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临床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可能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后续的发育。

在新生儿护理中,注意观察婴儿的行为和身体状况至关重要。若发现新生儿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与评估。对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婴儿,特别需要加强监测,定期进行头部超声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迹象。预防措施方面,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尽量减少对新生儿的机械性损伤,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助产手段。关注母亲的健康状况,避免妊娠期的高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及时的监测与科学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