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常吃高血压心绞痛药的副作用有什么

2025.03.07 20:04

常吃高血压心绞痛药的副作用包括可能导致低血压、引发心律失常、影响肾功能、引起电解质紊乱以及导致胃肠道不适。具体分析如下:

1.可能导致低血压:高血压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或减少心脏输出量来降低血压,但过度降压可能导致低血压,表现为头晕、乏力甚至晕厥。低血压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长期低血压还可能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导致器官功能受损。

2.引发心律失常:某些高血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影响心脏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能表现为心悸、胸闷或心跳不规则,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脏骤停。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

3.影响肾功能:高血压药物中的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降低血压,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和肾功能减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引起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功能恶化,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

4.引起电解质紊乱:利尿剂类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能导致钾、钠等电解质失衡。低钾血症可能引发肌肉无力、心律失常,而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脏传导阻滞。患者在使用利尿剂时应定期检查电解质水平,必要时补充或调整药物剂量。

5.导致胃肠道不适:某些高血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这些症状可能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质量,长期不适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使用胃肠道保护药物。

高血压心绞痛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血压、心功能和生化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