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患肠道息肉应该怎么办

2025.02.23 12:28

肠道息肉的处理方法包括观察随访、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改善生活方式、治疗相关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随访:对于较小、无症状且病理类型为良性可能性大的息肉,可选择观察随访。通过定期的肠镜检查来监测息肉的大小、形态等变化。例如直径小于0.5cm的炎性息肉,可能在身体自身的调节下保持稳定或者自行消失。在观察期间,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肠镜,一般可能是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息肉没有明显变化,可以适当延长复查间隔。

2.内镜下切除:这是肠道息肉常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有蒂或无蒂的息肉。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比如直径在0.5-2cm之间的腺瘤性息肉,通过内镜下圈套器切除或者黏膜切除术EMR等方式,可以有效去除息肉。切除后息肉会被送去病理检查,以明确其性质。患者在术后需要禁食一段时间,然后逐渐从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要注意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异常情况。

3.手术切除:当息肉较大如直径大于2cm、怀疑恶变或者内镜下无法完整切除时,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例如一些广基的、已经发生癌变且浸润较深的息肉,可能需要开腹进行肠段的切除。手术切除后患者的恢复时间相对较长,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预防感染,并且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包括饮食调整和适当的活动等。

4.改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肠道健康,对于肠道息肉患者也非常重要。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同时,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规律的作息也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正常维持。适当的运动,像每天散步30分钟以上或者进行瑜伽等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肠道息肉的预防和治疗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5.治疗相关疾病:某些疾病与肠道息肉的发生有关,如炎症性肠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积极控制肠道炎症,可以减少息肉的发生和复发。例如使用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等进行治疗。而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种遗传性疾病,可能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措施,如定期的肠镜检查、预防性的手术切除等,以降低息肉恶变的风险。

肠道息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无论是治疗方案的选择还是后续的复查、生活方式调整等。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因为情绪状态也会对肠道功能产生影响。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腹痛加剧、便血增多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