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遇冷起疙瘩还痒是啥原因

2024.11.27 15:50

遇冷起疙瘩还痒可能是皮肤干燥、寒冷性荨麻疹、甲状腺功能减退、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冷球蛋白血症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干燥:

 

在寒冷的环境下,皮肤的水分流失加快,容易变得干燥。干燥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下降。遇冷时,皮肤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容易产生瘙痒感,同时可能出现细小的疙瘩。日常应注意皮肤保湿,可使用含有甘油、凡士林等滋润成分的护肤品。

2.寒冷性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是人体暴露在冷环境中引起的过敏反应。当皮肤遇冷时,皮肤中的肥大细胞会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风团样疙瘩,同时伴有瘙痒。患者应注意保暖,尽量避免皮肤突然接触寒冷的环境或物品。在发作时,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氯雷他定片。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使机体代谢减缓。皮肤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受到影响,皮肤的温度调节功能也会出现异常。在遇冷时,皮肤更容易出现问题,如起疙瘩和瘙痒。需要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行治疗,补充甲状腺激素。

4.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交感神经对皮肤的血管舒缩和汗腺分泌等有调节作用。当交感神经功能异常时,皮肤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下降。遇冷时,皮肤的血管反应和神经调节失衡,可能出现疙瘩和瘙痒症状。需要就医查找引起交感神经功能异常的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5.冷球蛋白血症:

冷球蛋白是一种在低温下会发生沉淀的球蛋白。患有冷球蛋白血症时,遇冷后冷球蛋白沉淀在血管内或血管周围,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紫癜、丘疹等疙瘩样改变,并且瘙痒。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如果遇冷起疙瘩和瘙痒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