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细菌感染的症状和表现

2024.12.05 17:58

细菌感染的症状和表现包括发热、炎症反应、局部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全身性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

发热是细菌感染常见的症状之一。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会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例如轻度感染可能导致低热,体温在37.3-38℃之间;严重感染可能引发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更高。发热时还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不适,这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细菌感染做出的反应,通过提高体温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2.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细菌感染的典型表现,细菌入侵人体组织后,免疫系统会启动炎症反应机制,局部会出现红肿现象。通常是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增加,使得感染部位看起来发红,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导致肿胀。疼痛也是炎症反应的一部分,这是由于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所引起的。还可能出现功能障碍,例如关节感染时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是因为炎症破坏了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局部症状:

细菌感染的局部症状取决于感染的部位。如果是呼吸道感染,会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咳嗽是身体为了清除呼吸道内的病菌和分泌物而产生的反射动作;咳痰则是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与病菌、坏死组织等混合形成的,痰液的颜色、质地等可能因感染的细菌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咳出铁锈色痰。如果是皮肤感染,局部会有红斑、丘疹、脓疱等表现,还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这是细菌在皮肤表面生长繁殖并引发炎症的结果。眼部感染时会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等症状,这是细菌对眼部组织造成损害的表现。

4.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感染细菌后会出现多种症状,恶心和呕吐是常见的表现,通常是细菌感染刺激了胃肠道的神经反射,导致胃部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向上推送。腹痛也是消化系统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可能是由于细菌及其毒素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炎症反应或者肠道痉挛引起的。腹泻也较为常见,细菌感染可破坏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引起腹泻,粪便的性状可能会发生改变,如稀便、水样便或者脓血便等,不同的细菌感染可能导致不同的粪便性状。

5.全身性症状:

全身性症状在严重细菌感染时较为明显,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疲倦,通常是细菌感染消耗了身体的能量,并且身体在对抗感染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导致身体处于一种虚弱的状态。精神不振也是全身性症状之一,患者可能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等,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身体的不适也会使人精神状态不佳。在严重的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还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皮肤湿冷等,是因为细菌释放的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身体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而出现功能障碍。

在怀疑细菌感染时,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因为不同的细菌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的抗菌药物,自行用药可能导致用药不当,不仅无法有效治疗感染,还可能延误病情或者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等,有助于预防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