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针灸对脑梗死治疗有效吗

2025.06.27 17:23

针灸对脑梗死治疗具有一定效果,尤其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积极作用。作为中医传统疗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激发机体自我修复能力,在脑梗死后遗症康复中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现代针灸可能通过多途径发挥作用。针刺特定穴位如百会、风池等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部分临床观察发现,早期介入针灸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辅助预防血栓再次形成。动物实验显示,电针刺激可调节脑内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对于运动障碍患者,头针结合体针能激活大脑皮层功能重组,加速运动通路代偿。语言吞咽障碍者接受舌针治疗后,部分病例发音清晰度明显提升。这些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且常需与现代康复训练联合应用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接受针灸治疗需严格把握适应症与时机。脑梗死急性期应以西医抢救措施为主,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考虑针灸介入。出血倾向患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及头皮感染部位应避免针刺。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晕针、局部血肿等反应,需由专业医师评估操作。不同针灸流派选穴原则各异,建议选择具有神经康复经验的针灸师。疗程通常需要持续2-3个月,每周3-5次,患者及家属需保持合理预期。治疗期间仍需规范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