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压疮与失禁性皮炎的区别有哪些

2025.04.15 08:15

压疮与失禁性皮炎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发生部位不同、皮肤表现不同、疼痛感不同、预防措施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病因不同:压疮是由于长时间的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作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损伤。失禁性皮炎则是由于尿液或粪便长期接触皮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化学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的炎症反应。压疮的发生与外部机械力直接相关,而失禁性皮炎的发生与排泄物的化学刺激密切相关。

2.发生部位不同:压疮多发生在骨突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足跟等,这些部位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失禁性皮炎则主要发生在会阴部、臀部、大腿内侧等与排泄物接触频繁的部位。压疮的发生部位与受力点相关,失禁性皮炎的发生部位与排泄物接触区域相关。

3.皮肤表现不同:压疮的皮肤表现从红斑、水疱到溃疡、坏死不等,严重时可深达肌肉和骨骼。失禁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斑、水肿、糜烂、渗出,有时伴有继发感染。压疮的皮肤损伤程度较深,失禁性皮炎的皮肤损伤相对表浅。

4.疼痛感不同:压疮在早期可能无明显疼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感逐渐加重,尤其在溃疡形成后疼痛明显。失禁性皮炎在急性期常有明显的灼痛、刺痛感,尤其在接触排泄物时疼痛加剧。压疮的疼痛与组织损伤程度相关,失禁性皮炎的疼痛与炎症反应相关。

5.预防措施不同:压疮的预防重点在于减轻局部压力,如定期翻身、使用减压垫等。失禁性皮炎的预防重点在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或尿垫,使用皮肤保护剂。压疮的预防措施以机械减压为主,失禁性皮炎的预防措施以皮肤护理为主。

压疮与失禁性皮炎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正确区分两者对于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既要预防压疮的发生,也要避免失禁性皮炎的出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