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中医正骨手法有哪些

2025.09.15 22:25

中医正骨手法包括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按摩推拿。具体分析如下:

1.拔伸牵引:通过对抗力量拉伸错位关节或骨骼,适用于关节脱位及骨折移位。操作时需固定近端肢体,缓慢施加牵引力,使错位部分逐渐复位。手法强调力度均匀持久,避免暴力导致二次损伤。配合患者呼吸节奏可提升效果,常用于肩关节脱位或腰椎间盘突出。

2.旋转屈伸:利用关节生理活动范围进行复位,多用于颈椎或腰椎小关节紊乱。通过被动旋转、屈曲或伸展肢体,调整关节面至正常位置。操作需控制幅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避免过度扭转引发韧带拉伤。例如寰枢关节半脱位常采用此手法。

3.提按端挤:针对骨折断端成角或侧方移位,以双手协同施力提压或推挤。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按压远端使断端对齐。要求定位精准,力度适中,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或胫骨平台塌陷。

4.摇摆触碰:通过轻微晃动断端判断复位效果,促进骨痂生长。手法轻柔连贯,用于骨折后期恢复阶段。摇摆可松解粘连,触碰能感知骨位对合情况,如肱骨干骨折愈合期常配合此法。

5.按摩推拿:以揉捏、按压等放松软组织,缓解肌肉痉挛并辅助正骨。手法需沿经络走向操作,改善局部气血循环。适用于腰肌劳损或落枕等病症,能减轻复位过程中的疼痛反应。

正骨前需明确诊断影像学结果,排除禁忌证如骨质疏松或肿瘤。操作中观察患者反应,出现剧痛或神经症状立即停止。治疗后固定患肢并指导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饮食宜补充肝肾滋养之物,忌生冷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