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如何鉴别产后出血的原因

2025.09.29 12:08

产后出血的原因鉴别可通过观察出血时间与特点、检查子宫收缩情况、评估胎盘完整性、排查软产道损伤以及了解凝血功能状况。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出血时间与特点:产后出血发生在不同阶段可能提示不同原因。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多考虑软产道损伤;胎盘娩出后持续出血且颜色暗红,可能与胎盘残留或子宫收缩乏力有关;产后24小时后仍有出血,需警惕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是重要判断依据。

2.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触诊子宫体柔软、轮廓不清,或宫底上升,提示收缩不良。按摩子宫后出血减少可进一步验证。若子宫收缩良好但出血持续,需考虑其他因素如胎盘残留或凝血异常。

3.评估胎盘完整性:胎盘娩出后需仔细检查是否完整。胎盘残留或胎膜缺损会导致子宫复旧不良及出血。胎盘粘连或植入时,剥离面血管无法闭合,可能引发致命性出血。胎盘形态异常或缺损需立即处理。

4.排查软产道损伤:产道裂伤常见于急产、巨大儿或手术助产。出血呈鲜红色且持续,与宫缩无关。仔细检查宫颈、阴道及会阴,尤其注意隐蔽部位如阴道穹窿或宫颈裂伤延及子宫下段。血肿形成时伴剧烈疼痛及压迫症状。

5.了解凝血功能状况: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渗血不止或广泛瘀斑。既往病史如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易诱发凝血异常。实验室检查显示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或纤维蛋白原降低可确诊。

产后出血需迅速判断原因并干预。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血量及性状,避免延误治疗。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加强宫缩、缝合裂伤或纠正凝血功能。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预防性用药可降低风险。及时输血及多学科协作对抢救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