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蜈蚣咬了会怎么样

2025.08.27 08:31

蜈蚣咬伤可能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出现过敏反应、引发感染、产生全身症状、留下色素沉着或疤痕。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红肿疼痛:蜈蚣咬伤后,毒液注入皮肤会立即引起剧烈疼痛,伴随明显红肿。疼痛可能持续数小时,红肿范围逐渐扩大,触碰时痛感加剧。部分情况下会出现局部麻木或灼热感,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之后逐渐缓解。

2.出现过敏反应:蜈蚣毒液中的蛋白质可能引发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或局部水肿。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甚至休克,需及时就医。过敏反应通常在咬伤后30分钟内出现,但也可能延迟数小时。

3.引发感染:咬伤部位若未及时清洁,细菌可能通过伤口侵入,导致感染。症状包括红肿加重、化脓、发热或淋巴结肿大。保持伤口清洁并消毒可降低感染风险,必要时需使用药物控制。

4.产生全身症状:少数情况下,蜈蚣毒液可能引起头痛、恶心、呕吐或肌肉痉挛等全身反应。症状较轻时可自行消退,若持续加重需医疗干预。儿童或体质较弱者更容易出现此类症状。

5.留下色素沉着或疤痕:咬伤愈合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或轻微疤痕,尤其抓挠或感染后更明显。疤痕通常随时间淡化,但部分人可能长期留存痕迹。

被蜈蚣咬伤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伤口,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毒液扩散。观察是否出现过敏或全身症状,必要时就医。不要挤压伤口或使用未经证实的方法处理。保持环境干燥整洁,减少蜈蚣藏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