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药分为哪三大类

2025.06.23 17:35

中药主要分为三大类: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这一分类源于古代中医药理论对自然资源的系统性总结,体现了万物皆可为药的整体观。植物药以草本为主,涵盖根、茎、叶、花、果实等不同部位;动物药包含昆虫、禽兽、水产等生物的组织或分泌物;矿物药则指自然形成的无机物质,如朱砂、雄黄等。三类药物各具特性,共同构成中药体系的基础框架。

植物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比最高,约占总药材种类的八成以上。人参、黄芪等补益类药材多属此类,其活性成分易被人体吸收转化。动物药常具特殊功效,如全蝎用于通络止痛,麝香开窍醒神,但部分珍稀品种已受限使用。矿物药质地沉重,多用于镇静安神或外用治疗,石膏清热、龙骨镇惊便是典型例证。三类药物既可单独使用,更多时候通过君臣佐使的配伍形成复方,以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

使用中药需严格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植物药需注意采收时节与炮制方法,避免农药残留或有效成分流失。动物药使用应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规,优先选择人工养殖品种。矿物药含重金属成分,必须控制剂量与疗程,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三类药物均存在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记载的特定药物不可同用。现代研究提示部分中药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伤,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