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好后走路往外撇是怎么回事

2025.07.23 08:37

骨折好后走路往外撇可能是由于骨折愈合不良导致骨骼畸形、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或挛缩、肌肉萎缩或力量不平衡、神经损伤影响运动控制、长期制动引发习惯性步态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骨折愈合不良导致骨骼畸形:骨折端对位不理想或愈合过程中出现成角,下肢力线改变,行走时足部自然外撇。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畸形程度,轻度可通过康复训练矫正,严重者需手术调整。

2.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或挛缩:长期固定使韧带、肌腱等软组织弹性下降,关节活动受限,足部外翻代偿。早期介入被动牵拉、热敷及关节松动术可缓解粘连。

3.肌肉萎缩或力量不平衡:制动期间肌肉失用性萎缩,尤其小腿内侧肌群力量不足,外侧肌群相对紧张,足部受力不均。针对性强化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配合平衡训练改善步态。

4.神经损伤影响运动控制:骨折伴随神经压迫或断裂,足背屈或内翻功能受限,行走时足部外甩。需肌电图评估神经功能,结合营养神经药物及电刺激促进恢复。

5.长期制动引发习惯性步态异常:固定期间形成错误步态记忆,或因疼痛回避性外撇。通过步态再训练、矫形鞋垫或足踝支具逐步纠正错误模式。

骨折后步态异常需综合评估骨骼、肌肉、神经及习惯因素,及时干预可避免长期功能障碍。康复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结合影像学与功能检查调整方案,必要时联合手术与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