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2025.08.27 08:31

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多汗、关节痛、肝脾肿大、乏力。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布鲁菌病最常见的症状是长期不规则发热,体温多在38至40℃之间波动,呈波浪热型。发热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伴有寒战但无典型畏寒。发热期间可能出现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病例表现为间歇热或弛张热,午后体温升高明显。发热特点为反复发作,抗生素治疗后可暂时缓解但易复发。

2.多汗:患者常出现夜间大量盗汗,汗液浸湿衣被,与发热伴随出现。多汗程度与体温变化相关,高热退热时尤为明显。部分患者白天也出现明显出汗,尤其在活动后加重。多汗症状可持续整个病程,成为患者主要不适之一。大量出汗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继发问题。

3.关节痛:约半数患者出现游走性关节疼痛,主要累及大关节如髋、膝、肩等。关节局部可见肿胀但红肿不明显,活动受限程度较轻。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夜间加重,热敷可缓解。部分患者出现脊柱炎,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活动障碍。关节症状可持续数月,少数发展为慢性关节炎。

4.肝脾肿大:约30%患者出现肝脾肿大,以轻度肿大多见。肝脏肿大时可有右上腹隐痛或压痛,脾肿大明显时可触及。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轻度升高,黄疸少见。肝脾肿大随病情进展逐渐明显,有效治疗后多可回缩。长期未治疗者可发展为肝硬化。

5.乏力:患者普遍存在持续乏力感,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乏力程度与发热等全身症状相关,休息不能完全缓解。伴随症状包括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乏力可持续至临床治愈后数周,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布鲁菌病需与伤寒、结核等发热性疾病鉴别。接触史和实验室检查对确诊至关重要。治疗应足量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避免自行停药。慢性期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并发症。预防重点在于规范处理动物制品和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