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低血糖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025.09.08 17:10

小儿低血糖的护理措施包括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保持适宜环境温度、观察意识状态及行为异常、避免长时间空腹。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通过便携式血糖仪定期测量血糖水平,尤其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存在代谢异常的高危患儿需增加检测频率。夜间及清晨时段血糖易波动,需重点关注。记录血糖值变化趋势,为调整喂养方案或医疗干预提供依据。若血糖持续低于正常范围,需立即联系医护人员。

2.及时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发现血糖偏低时,首选口服5%-10%葡萄糖水或母乳喂养。意识清醒的患儿可给予糖果、果汁等快速升糖食物。严重低血糖需静脉注射高浓度葡萄糖,避免推注速度过快导致反跳性低血糖。后续需维持规律进食,每2-3小时喂养一次。

3.保持适宜环境温度:低温可能加剧能量消耗,诱发或加重低血糖。将室温维持在24-26℃,早产儿使用暖箱或辐射台保持中性温度。避免包裹过厚导致出汗脱水,监测腋温维持在36.5-37.3℃。寒冷季节外出时加强头部和四肢保暖。

4.观察意识状态及行为异常:低血糖可能导致嗜睡、烦躁、拒奶或抽搐。定期评估患儿反应灵敏度,注意眼神呆滞、肌张力低下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异常哭声或肢体震颤时需立即测血糖。记录症状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协助判断低血糖严重程度。

5.避免长时间空腹: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尽早开奶,健康足月儿间隔喂养不超过3小时。疾病状态下可缩短至1-2小时喂养一次,夜间需定时唤醒进食。手术或检查前禁食时间不宜超过年龄允许范围,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护理过程中需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严格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食物种类,防止过度治疗引发高血糖。定期复查生长发育指标,长期低血糖患儿需排查内分泌或遗传代谢疾病。家属应掌握低血糖识别方法和应急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