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应该怎样治疗抽动

2025.09.30 16:08

抽动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心理干预和行为疗法,具体方案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制定。早期干预和长期管理有助于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常用于中重度抽动症,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可有效缓解运动性和发声性抽动。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习惯逆转训练等,帮助患者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减少抽动频率。行为疗法通过放松训练和正念练习减轻焦虑,从而降低抽动发作的诱因。对于儿童患者,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尤为重要,营造宽松环境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可能引发副作用,如嗜睡、体重增加等,需定期复诊调整剂量。心理和行为干预需长期坚持,避免因短期效果不明显而放弃。饮食上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如咖啡因、人工添加剂等。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紧张,保持规律作息。若抽动症状伴随强迫、多动等行为,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共患病。患者及家属应正确认识疾病,避免过度关注或指责,以免加重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