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概述

2025.07.23 17:13

真菌性尿路感染是由真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常见致病菌为念珠菌属,尤其是 白假丝酵母菌。这类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临床表现与细菌性尿路感染相似,但易被忽视或误诊,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与宿主防御功能下降及真菌毒力增强有关。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等因素可破坏泌尿道的正常菌群平衡,促进真菌定植。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严重者可出现血尿或发热。诊断依赖尿培养发现真菌菌落,镜检可见假菌丝或孢子。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是否合并肾盂肾炎或真菌球等并发症。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如氟康唑、两性霉素B,同时需纠正基础疾病并去除诱因,如拔除导尿管。

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需注意药物选择与疗程个体化。氟康唑对大部分念珠菌有效,但耐药菌株需选用两性霉素B或棘白菌素类。长期用药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毒性累积。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例,应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免疫缺陷。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处理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继发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