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脾胃湿热怎么治疗比较好

2025.09.01 17:10

脾胃湿热的治疗需以清热化湿、健脾和胃为主,结合中药调理与生活方式调整。湿热内蕴常表现为口苦黏腻、腹胀便溏、舌苔黄腻等症状,治疗重点在于祛湿与清热并重,同时兼顾脾胃功能恢复。

中药调理是核心手段,常用方剂如茵陈蒿汤、三仁汤或平胃散加减。茵陈蒿汤擅长清利肝胆湿热,适合热重于湿者;三仁汤侧重宣畅气机、化湿和中,适用于湿重于热;平胃散则偏于燥湿健脾。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黄连上清片也可辅助使用,但需辨证选择。饮食上宜清淡,多吃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等利湿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甜腻之品加重湿热。适当运动如八段锦、慢跑可促进气机流通,加速湿邪代谢。

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过度清热伤阳或过度燥湿伤阴。长期服用苦寒药物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湿热未去而脾胃先虚。舌苔由黄腻转白腻时,可能提示湿邪未净但热象已减,需调整方药。情绪紧张或熬夜易加重湿热,需保持规律作息与心态平和。孕妇、体弱人群用药前应咨询中医师,避免自行滥用清热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出现黄疸、严重腹泻,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