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脊液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2025.08.11 14:18

脑脊液检查的项目包括外观观察、细胞计数与分类、生化检测、病原体检查、免疫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外观观察:脑脊液外观是初步判断异常的重要指标。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若呈现黄色、红色或浑浊,可能提示出血、感染或蛋白含量异常。外观还包括观察是否有凝块或薄膜形成,这些现象可能与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相关。通过肉眼观察可快速筛查异常,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

2.细胞计数与分类:脑脊液中细胞数量及类型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正常脑脊液白细胞数极少,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胞数增多常见于感染或炎症,如细菌性脑膜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病毒性感染则以淋巴细胞为主。红细胞增多可能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细胞分类有助于明确病因性质。

3.生化检测:脑脊液生化指标包括蛋白、糖和氯化物含量测定。蛋白含量升高可见于感染、肿瘤或炎症性疾病。糖含量降低常见于细菌性或结核性脑膜炎,而病毒性感染糖含量通常正常。氯化物减少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生化检测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4.病原体检查:通过涂片染色、培养或分子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的病原体。细菌、真菌或结核杆菌可通过染色初步识别,培养可明确具体病原体并指导用药。病毒检测多采用分子技术。病原体检查是确诊感染性疾病的关键步骤。

5.免疫学检查:检测脑脊液中特异性抗体或抗原,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特殊感染。多发性硬化患者可能出现寡克隆区带阳性,神经梅毒可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诊。免疫学检查为疑难病例提供诊断线索。

检查前需空腹,避免剧烈运动。穿刺后应平卧休息,防止低颅压头痛。标本需及时送检,避免细胞溶解或生化指标失真。操作需严格无菌,降低感染风险。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