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什么病导致尿血

2025.04.02 17:20

尿血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肾炎、泌尿系统肿瘤以及外伤等,具体分析如下:

1.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导致尿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膀胱炎和尿道炎。感染会引起尿道和膀胱黏膜的炎症和损伤,导致血液混入尿液中。患者通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防止感染扩散。

2.肾结石:肾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尿道或输尿管,导致尿血。结石引起的疼痛通常剧烈且突发,伴有腰部或下腹部疼痛。尿血的程度与结石的大小和位置有关。多饮水、药物治疗或手术取石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3.肾炎:肾炎是肾脏的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血液渗入尿液中。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均可引起尿血,常伴有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进行,包括抗炎、免疫抑制等。

4.泌尿系统肿瘤:膀胱癌、肾癌等泌尿系统肿瘤可能导致尿血。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破坏血管,引起无痛性血尿。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能伴有体重下降、乏力等。诊断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活检,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5.外伤:泌尿系统受到外力撞击或损伤时,可能导致尿血。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伤害或手术操作不当。外伤引起的尿血通常伴有疼痛和局部肿胀。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进行,轻者休息观察,重者需手术修复。

尿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可能涉及多种疾病。除了上述原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导致尿血。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是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关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饮水、避免久坐、注意个人卫生等,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