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怎么办

2025.08.11 14:17

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可通过调整体位保持头部与心脏水平、服用改善循环的药物、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进行颈部按摩缓解血管压迫、避免突然转头或起身等动作。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体位保持头部与心脏水平:平躺或坐姿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至脑部,减轻眩晕症状。眩晕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选择安全环境休息,避免跌倒。头部位置过低可能加重缺血,适当垫高头部有助于改善血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后需缓慢改变姿势,减少体位性低血压风险。

2.服用改善循环的药物:遵医嘱使用扩张血管或抗血小板药物,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常见药物包括活血化瘀类中药或西药,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用药期间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等副作用,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3.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加速血管病变,需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稳定指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管压力,减少脑缺血发作。监测血压变化,避免波动过大诱发眩晕。合并高脂血症时需同步调控血脂,延缓动脉硬化进展。

4.进行颈部按摩缓解血管压迫:轻柔按摩风池穴或颈部肌肉,改善椎动脉血流。避免用力按压或快速扭转颈部,防止血管痉挛加重。可配合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日坚持10-15分钟。颈椎病患者需结合康复训练,矫正不良姿势对血管的压迫。

5.避免突然转头或起身等动作:动作过猛可能导致椎动脉受压或体位性低血压,诱发眩晕。起床时先侧卧再缓慢坐起,站立前稍作停顿。减少长时间低头或仰头,保持颈椎自然曲度。日常活动需放慢速度,尤其老年人更需注意动作协调性。

眩晕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不可仅依赖上述措施。日常保持情绪稳定,过度紧张可能加重症状。饮食宜清淡,避免吸烟饮酒等损伤血管的行为。睡眠充足有助于维持脑部供血稳定,枕头高度需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