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眼源性眩晕是什么

2025.08.05 15:13

眼源性眩晕是指由于眼睛的功能障碍或视觉信息处理异常所导致的眩晕感。这种眩晕通常与视觉系统的失调有关,可能是由于眼睛的运动协调不良、视觉输入的失真或其他眼部疾病引起的。患者在感受到眩晕时,通常伴随有视觉模糊、双视或其他视觉异常,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眼源性眩晕的成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屈光不正、眼肌麻痹、视网膜病变等。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或散光,可能导致视觉信息的处理不准确,从而引发眩晕。眼肌麻痹则可能导致眼球运动不协调,使得视觉信息无法正确融合,进而引起眩晕感。某些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等也可能影响视觉质量,导致患者在视觉刺激下产生眩晕。对于某些人来说,长时间注视屏幕或进行细致的视觉工作,也可能导致眼睛疲劳,进而引发眩晕。

在面对眼源性眩晕时,首先应重视眼部健康,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确保眼睛的功能正常。若出现眩晕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以排除潜在的眼部疾病。同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适当休息眼睛,减少视觉疲劳。对于已经确诊的眼源性眩晕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眩晕的感受,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紧张,有助于减轻眩晕的发生。眼源性眩晕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眼部健康、用眼习惯和心理状态,才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