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手脚抽筋针灸什么部位

2025.07.23 08:37

手脚抽筋针灸常选部位包括合谷穴、承山穴、阳陵泉穴、太冲穴、委中穴。具体分析如下: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中点处。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针刺可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痉挛。常用于上肢抽筋及手部麻木,配合局部取穴效果更佳。操作时直刺0.5-1寸,以酸胀感为度。

2.承山穴:在小腿后侧腓肠肌肌腹下凹陷处。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下肢挛急疼痛。深刺可舒缓腓肠肌痉挛,改善足部抽筋。针刺时需避开深层胫神经,进针1-1.5寸,行提插捻转手法。

3.阳陵泉穴:位于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为足少阳胆经合穴,八会穴之筋会,擅长治疗筋脉拘急。针刺此穴能疏肝利胆、舒筋活络,对下肢抽筋效果显著。常规直刺1-1.5寸,配合电针增强疗效。

4.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属足厥阴肝经原穴,具有平肝熄风、调畅气机作用。适用于肝风内动引发的四肢抽搐,尤其对足趾痉挛有效。针刺方向朝足心斜刺0.5-0.8寸。

5.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点。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主治腰背及下肢病症。点刺出血或针刺1-1.5寸可快速缓解小腿转筋,配合承山穴协同增效。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针。体质虚弱者宜轻刺激,晕针者立即停止。施针前后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侵。孕妇及出血倾向者慎用特定穴位。治疗期间忌食生冷,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