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支原体是怎么感染上的

2025.09.08 17:11

儿童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污染物间接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以及免疫力低下时易感。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在集体环境中与感染者长时间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玩具或肢体接触,支原体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或皮肤接触进入体内。

2.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支原体,儿童吸入后可能引发感染,尤其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风险更高。

3.污染物间接传播:支原体可在物体表面短暂存活,儿童接触被污染的毛巾、门把手等物品后,若未及时清洁手部,可能通过揉眼、摸口鼻导致感染。

4.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支原体后,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将病原体传给新生儿,引起先天性或围产期感染。

5.免疫力低下时易感:儿童因年龄小、营养不足或患有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功能较弱,支原体乘虚而入,更易引发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

支原体感染后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患儿应隔离治疗,物品单独消毒。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感染,出现症状后需遵医嘱完成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