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症要长期吃药吗

2025.08.04 15:56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服药。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缓骨质流失、增强骨密度,从而降低骨折风险。虽然部分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骨密度可能会有所改善,但为了维持这种改善和预防骨折,通常建议继续服药。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常见的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这些药物在不同的机制下发挥作用,有的通过抑制骨吸收,有的则通过促进骨形成。治疗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药,而另一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可能会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用药频率或停药。定期的骨密度检测和医生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判断是否需要继续用药。

在长期服药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定期复查骨密度和相关指标,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况。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进行负重锻炼,增加骨骼强度,同时注意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也很重要,必要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对于有其他基础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特别需要谨慎,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应对长期治疗带来的压力。通过综合管理,能够更好地控制骨质疏松症,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