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纵隔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2025.01.02 14:38

纵隔感染的原因包括医源性损伤、食管穿孔、颈部感染蔓延、血行感染、胸部开放性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医源性损伤:医源性因素是纵隔感染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在进行纵隔附近的手术操作时,如心脏手术、食管手术等,如果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或者手术器械对纵隔组织造成了不必要的损伤,就容易引发感染。另外,术后纵隔引流不畅,使得血液、渗出液等积聚在纵隔内,也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食管穿孔:食管穿孔可导致纵隔感染。食管本身存在病变,如食管癌、食管溃疡等,容易使食管壁变薄、脆弱,在一定诱因下,如剧烈呕吐、进食尖锐异物等,可能导致食管穿孔。食管内的细菌、食物残渣等就会进入纵隔,引发感染。

3.颈部感染蔓延:颈部的感染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沿着颈部的筋膜间隙向下蔓延至纵隔。例如颈部的化脓性淋巴结炎、咽后脓肿等,感染源可通过疏松的结缔组织间隙逐渐扩散到纵隔区域。

4.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纵隔。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远处感染灶的细菌就可能在纵隔内定植繁殖,引起感染。

5.胸部开放性损伤:胸部开放性损伤,如刀刺伤、枪伤等,外界的细菌可直接进入纵隔,而且伤口容易合并异物残留,进一步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同时,损伤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出血等也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有食管疾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医护人员在进行纵隔相关手术时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降低纵隔感染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