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脾阴虚会引起低烧吗

2025.07.01 08:35

脾阴虚确实可能引起低烧。脾阴虚是中医术语,指脾脏阴液不足导致虚热内生,常表现为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或长期低烧,体温多在37.3°C至38°C之间。这种低烧并非外感实热,而是体内阴阳失衡引发的虚性发热,与脾失濡养、运化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脾阴虚的低烧多伴随其他典型症状,如口干咽燥、食欲减退但易饿、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爽、舌红少苔等。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阴液不足时,机体缺乏滋养,虚火扰动,导致热量散发异常。长期熬夜、饮食辛辣燥热或思虑过度均可耗伤脾阴,形成低烧反复发作。中医调理常以滋阴健脾为主,如选用沙参、麦冬、山药等药物,同时需避免过度劳神或暴饮暴食,以恢复脾阴平衡。

需注意区分脾阴虚低烧与其他病因引起的发热。感染性疾病、结核病或自身免疫疾病也可能导致长期低热,需结合西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中医辨证时需综合舌脉症状,避免单纯依赖单一表现误判。调理期间应忌食辛辣燥热食物,适当补充银耳、百合等润燥之品,并保持规律作息。若低烧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体重骤降、夜间盗汗,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不可仅凭经验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