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幼儿拉肚子怎么治疗

2025.09.08 17:11

婴幼儿拉肚子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肠胃负担、适当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拉肚子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容易引发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溶液补充钠、钾等电解质,少量多次喂服。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稀释奶粉浓度。

2.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肠胃负担:暂停添加新辅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的婴儿可继续喂养,但需减少单次喂奶量。已添加辅食的幼儿可选择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3.适当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拉肚子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选用适合婴幼儿的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需在指导下选择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菌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益生菌并非万能,需结合其他治疗措施。

4.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多数婴幼儿拉肚子由病毒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盲目使用抗生素可能加重腹泻或引发耐药性。细菌性腹泻需经医生诊断后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购买抗生素。服用抗生素期间可配合益生菌减轻肠道副作用。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便中带血或黏液、频繁呕吐、发热超过38.5℃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便于医生判断病情。未满6个月婴儿腹泻尤其需谨慎对待。

拉肚子期间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避免接触其他患病儿童,餐具需煮沸消毒。家长处理粪便后彻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如伴随皮疹或反复发作,需排查食物过敏或乳糖不耐受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