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双下肢动脉闭塞症

2024.11.07 15:03

双下肢动脉闭塞症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

双下肢动脉闭塞症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严重影响。患者会出现下肢发凉、麻木、疼痛等症状,尤其在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会加剧,休息后可缓解,这就是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可能持续存在且愈发剧烈,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即静息痛。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导致下肢溃疡、坏疽,严重时需要截肢,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由于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还可能出现皮肤变薄、毛发脱落、肌肉萎缩等表现。

对于双下肢动脉闭塞症,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超声、血管造影等,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扩张血管药物等,以改善血液循环;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可快速开通血管;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适度运动,注意下肢保暖,避免受伤。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双下肢动脉闭塞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综合的治疗和管理措施,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