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食管源性胸痛怎么诊断

2024.08.17 19:15

食管源性胸痛的诊断可以通过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食管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排除其他胸痛原因等步骤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1.详细病史询问:了解患者胸痛的性质、发作时间、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至关重要。食管源性胸痛常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压迫感,多在进食或躺下时加重,尤其在饱餐后。患者可能伴有反酸、嗳气、吞咽困难等症状。

2.体格检查: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观察有无其他疾病引起的胸痛体征。食管源性胸痛在体格检查中往往缺乏特异性表现。

3.食管功能检查:食管功能检查是诊断食管源性胸痛的重要手段。包括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食管吞钡等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了解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食管蠕动及酸暴露情况,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

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胃镜、食管超声等有助于观察食管、胃的形态结构,了解有无食管裂孔疝、食管炎症、肿瘤等病变。这些检查对于食管源性胸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排除其他胸痛原因:由于胸痛病因繁多,需排除心脏、肺部、纵隔等其他疾病引起的胸痛。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肺功能试验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食管源性胸痛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食管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排除其他胸痛原因等多方面信息。在确诊食管源性胸痛后,患者应积极治疗,调整生活方式,遵循医嘱,以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