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感染性休克怎么抢救更安全

2025.03.07 20:04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应迅速进行液体复苏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源、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迅速进行液体复苏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感染性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显著减少,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迅速进行液体复苏是抢救的首要步骤,通常首选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以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液体复苏的目标是维持中心静脉压在8-12mmHg,尿量在0.5mL/kg/h以上。在液体复苏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避免液体过负荷。

2.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源:感染性休克的根本原因是感染,及时使用抗生素是控制感染源的关键。在明确感染源之前,应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覆盖可能的病原体。一旦获得病原学结果,应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方案。抗生素的使用应尽早开始,通常在诊断后的1小时内给药,以提高治疗效果。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在液体复苏后,若血压仍不能维持,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些药物通过收缩血管,提高外周阻力,从而维持血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需根据血压和心率调整剂量,避免过度升压导致器官缺血。

4.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调整治疗方案:感染性休克的病情变化迅速,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尿量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液体复苏速度、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抗生素种类等。监测过程中,还需注意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指标,及时纠正异常。

5.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需进行机械通气支持。机械通气的目的是维持足够的氧合和通气,减少呼吸肌的负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需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同时,需注意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在抢救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需注意预防并发症,如急性肾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通过综合治疗,提高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