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老年性昏迷的病因是什么

2025.01.02 14:38

老年性昏迷的病因包括低血糖、电解质紊乱、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中毒等。具体分析如下:

1.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低。老年人可能由于饮食不规律、降糖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引发。当血糖过低时,大脑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从而导致昏迷。老年人身体调节能力差,储备糖原能力下降,更容易受低血糖影响。预防低血糖需保证规律饮食,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

2.电解质紊乱:常见的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可能由于老年人饮食摄入不足、肾脏功能减退等因素引起。电解质在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紊乱时可影响大脑功能致昏迷。如低钠血症可能因过度限盐或某些疾病导致钠丢失过多。应根据具体电解质情况补充相应物质,治疗原发疾病。

3.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老年人血管硬化,易发生血管病变。脑梗死是脑部血管堵塞,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脑出血则是脑血管破裂出血。两者都会导致脑部功能受损,引起昏迷。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

4.颅内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颅内引发炎症。老年人免疫力相对低下,易感染。例如脑膜炎,炎症刺激可引起颅内压增高、脑实质受损,进而昏迷。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5.中毒:包括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老年人可能因误服药物剂量过大,或者冬季取暖时通风不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中毒物质影响大脑的代谢和功能,从而引发昏迷。避免接触有毒物质,正确使用药物可预防。

老年人出现昏迷情况时,周围人应保持冷静,避免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损伤,尽快呼叫急救人员。同时,要尽可能向医护人员提供患者的基础疾病、近期用药等相关信息,以便准确判断病因和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