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自行停药危害例子

2025.08.20 16:10

自行停药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病,长期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毒复制,降低肝脏损伤的风险。如果在未经过医生评估的情况下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毒反弹、肝功能恶化,甚至引发肝硬化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在乙肝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炎症,保护肝脏功能。若患者在感觉症状减轻或未出现明显不适时,便自行停止用药,可能导致病毒重新活跃。停药后,部分患者的病毒载量会迅速上升,甚至出现耐药性病毒株,进一步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肝脏的炎症反应可能加剧,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甚至出现黄疸、腹水等严重症状。

在进行乙肝治疗时,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即使在感觉良好时,也应保持与医生的沟通,了解是否可以逐渐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病毒载量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酗酒和吸烟等,也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减轻肝脏负担。若出现任何不适或疑虑,应及时就医,切勿擅自做决定。乙肝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保持耐心和信心,遵循专业的医疗建议,以确保最佳的健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