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预激综合征吃什么药

2025.09.08 17:11

小儿预激综合征的治疗药物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常用药物包括普罗帕酮、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高辛。具体分析如下:

1.普罗帕酮:普罗帕酮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房室旁路传导,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儿。该药物通过阻断钠通道减慢传导速度,减少异常电信号产生。使用时需监测心电图,避免与其他延长QT间期的药物联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和头晕,严重时可能出现传导阻滞。

2.胺碘酮: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或难治性病例。该药物通过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发挥作用。长期使用需警惕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肺纤维化等副作用。定期检查肝功能、甲状腺功能和胸部影像学是必要的。

3.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用于控制心室率,尤其适用于交感神经兴奋诱发的发作。该药物通过抑制儿茶酚胺作用减缓心率。哮喘患儿禁用,常见副作用包括乏力、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4.维拉帕米:维拉帕米是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无旁路前传的患儿。该药物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结传导。严重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压患儿禁用,可能引起便秘和下肢水肿。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需谨慎,避免加重心脏抑制。

5.地高辛:地高辛可用于控制心室率,但需谨慎用于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患儿。该药物通过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发挥作用。过量可能导致洋地黄中毒,表现为恶心、视物模糊和心律失常。用药期间需监测血药浓度和电解质水平。

药物选择需结合患儿年龄、发作频率和心脏基础状况。定期随访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治疗效果。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